NEWS开云新闻
绿化市场已经大变天传统品种的苗木未来还有出路吗?
我是“青山因雪白头”,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和评论,我从事园林设计工作20多年了,重点关注农村和园林行业。
苗木行业里,有不少人还在盼望传统品种能再迎来一波好行情,尤其是乔木类的苗木。但时代在变,市场需求也在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传统品种的苗木,尤其是乔木,未来到底还有没有出路?行情还能不能像以前那样火爆起来?
如果说,过去20多年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那它带动的绿化工程市场也曾火热一时。
那时候,各地都在搞建设,需求量大到令人咋舌,很多苗木品种,特别是传统乔木类的树种,卖得非常好。
香樟、无患子、桂花、栾树、朴树等不少品种,一时间不仅价格高,还供不应求。
但是,现在的情况不同了。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7%左右,城市绿化的初级阶段基本完成。
过去那种大规模的城市绿化工程少了,新的绿化项目也减少了许多。苗木市场自然随之冷却,特别是那些传统的乔木品种,需求下降明显。
简单来说,城市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大量的苗木了,过去那些满街都是的乔木,如广玉兰、国槐、栾树,已经开始滞销。
大量的苗圃积压着货,甚至有些树多年都卖不出去,经营者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即便是一些“硬货”,比如香樟、无患子、桂花、榉树等,虽然还会有一定的需求,但也不可能再有过去那样高的量和价了。
市场饱和,需求放缓,价格下跌,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苗圃的老板们,靠老品种发财的时代恐怕一去不复返了。
实际上,未来的苗木市场将会朝着“升级换代”方向发展。经济已然在转型,城市发展也不会停滞不前,绿化需求还会继续,只是会变得更加精细和高端。
未来几年,随着城市的更新和发展,一些传统的、不适应城市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将会被替换掉。
这些树种虽然曾经是主流,但由于千城一面,绿化雷同,再加上有的树种病虫害多、观赏性不强,景观效果不好,它们的命运可能会是被新兴、特色的树种取代。
而这也就是绿化升级换代的核心——用更优秀、更长寿、更有特色的树种来替换过去的老品种。
绿化升级最早的是上海,在2017年就已经逐步开始,如今江苏,浙江等少数大城市已经逐步开始。
经济发展是有周期的,苗木的生长也是有周期的。现在,正是经济处于调整和转型的阶段,城市绿化的投资也相对较少。
这几年苗木行业看起来冷清,但这或许是一次转型的好机会。对那些有眼光的苗木人来说,正是转型的时机。
现在把握机会,引进有潜力的新品种,调整自己的苗圃布局,几年后,当经济恢复、城市发展再次提速,绿化升级到来时,你的苗木也已经长成,正好赶上那一波新需求。
转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种植了大量老品种的苗圃来说,短期内看到效益可能不现实。
但转型是必须的,也是未来生存的关键。苗木经营者需要开始考虑哪些品种适合未来的市场需求。
可以考虑引进一些抗性好、景观效果强、寿命长的新品种树种,如优质的彩叶树、冬天观果树或者一些地域特色的名贵树种。
这样的品种不仅能满足未来城市绿化升级的需求,还能在特色园林和景观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苗木行业来说,传统品种的大规模需求已经成为过去式,未来的市场需求将会更倾向于精细化、特色化的树种。
这是挑战,但也是机会。苗木人需要顺应时代变化,及时调整战略,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或许是一个行业低谷期,但正是这一段时间,给了有眼光的苗木人重新布局的机会。
等经济转型复苏、城市绿化升级到来时,那些准备充分的人,必然会迎来属于自己的好日子。
创造些工程,或者把那些刚栽的换了重栽一遍。既让老百姓有新鲜感又让领导的腰包鼓,一举两得。
必须要保护和培育我国乡间野生树木品种,现在没有人提本土野生树木这个概念,本土野生树木已经濒危,去看看农村野外,本土树木被砍伐,林地种植都是进口速成木,本土野生苗木成了稀有品,有研究野生资源得一定要重视起来,中华本土树木正在消失!
如果有一款软件可以让苗农清楚的知道我国各省苗木种植面积数量以及品种利润分析,我猜就会清楚的知道自己该种什么树,要不要种树了!
关注农业、农村、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