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官方网站-体育竞技领航者

舒城县百神庙镇:“以小见大”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Kaiyun体育官方网址登录入口

NEWS开云新闻

舒城县百神庙镇:“以小见大”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2024-12-05 22:15:4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初冬时节,走进安徽省舒城县百神庙镇,杭埠河、清水河、南港河穿境而过,“四好”农村路纵横交错,房屋院落干净别致。漫步其间,一帧一画都充满诗意,一地一物都彰显和美。近年来,百神庙镇立足“小切口”锚定“大发展”,以发展乡村产业为主线,以优化治理为手段,聚焦“为民办实事”,一幅村庄美、产业强、乡风好的振兴画卷正尽情铺展,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我们首期试点养殖的3万尾规格3厘米左右的澳龙幼苗预计通过6个多月的精心管理即将批量上市,亩产量预计超过800斤,亩均产值4万元,亩均纯利润可达2.5万元以上。”百神庙镇郑圩村澳龙繁育基地现场负责人汤德根高兴地算起了“经济账”。

  据了解,澳龙全称澳洲淡水龙虾,原产于澳大利亚淡水区域,生长期为6至9个月,不耐低温,但是生长速度比小龙虾快,个头比小龙虾略大,吃起来更美味。市场推广潜力比小龙虾更高,是小龙虾养殖的升级版。

  2023年初,从事传统景观工程建设和花卉苗木基地管理运营的本土企业——安徽汇德苗木有限公司积极响应该镇党委、政府产业振兴发展号召,租赁郑圩村荒滩和低洼地近300亩并进行改造,一期新建温室大棚2000平方米,引进亲本澳龙3万尾,学习和借鉴外地繁育技术,并创造性的开展技术攻关,强化本土幼苗培育并在温棚内水质调控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村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百神庙镇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个典型的农业大镇。近年来,该镇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振兴发展“动能强劲”。“我们将在前期试点成功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扩大‘澳龙’试点养殖范围,让产业发展的‘红利’带动更多百姓发家致富。”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徐新保说道。

  “咱们村的田为啥我不能承包,给外地人承包,我准备把水渠给堵上不让用水。”在官塘村当月举办的“当家小庭院”议事会上,农户的发言不解中带有怨言和赌气。“土地流转承包遵循市场规则,遵从群众意愿,谁给的租金高,乡亲们愿意流转给谁就给谁。但是每次承包都有一个合同年限,待期满后才能开展下一轮土地承包流转。你要是想承包村民田亩可以等到明年九月后,竞拍下一轮土地承包。目前,咱们同他人签了承包合同,就不能言而无信更不能蓄意破坏捣乱。”该村党总支书记许杰向其进行了解释说明。就在这一问一答中,一个潜在的矛盾纠纷隐患就被消除了,这主要得益于该村创建的 “庭院议事”工作机制。

  该村南塘组近年来随着小组村民的生活条件日益改善,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了小汽车,家门口停车难的问题便逐渐凸显出来。为此,该村两委成员利用“当家小庭院”基层治理议事机制,及时召开“庭院会议”,小组村民围绕“停车难”事项集思广益,商讨解决方案。会议中,村民群众胡飞、张尤善、孙家宝等人提出建设便民停车场来解决村民停车难问题,参会其他群众均表示支持。该村两委现场办公决定:拟把修建南塘村民组便民停车场纳入年度美好乡村设计方案中进行上报。经过镇村积极申报,官塘村争取美丽乡村建设资金15万元,在南塘组建设三处停车场共计721平方米,大大缓解了村民日常出行停车难问题。

  农闲时光,该村小组群众提着板凳来到村民代表家中,大家围坐在门前或庭院里,群众说一说发生在身边的烦心事、闹心事,镇村干部宣讲上级政策法规,记录群众诉求,及时反馈办理进度。“我们用贴近群众的语言去讲解,让听的群众坐得住、听得进、能理解。针对‘议事’群众提出的诉求事项,当场为群众答疑解惑或会后及时帮百姓排忧解难,力争把潜在的矛盾纠纷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该镇党委副书记鲁东介绍创建基层治理“庭院议事”的机制初衷。

  “牛肉咋卖?有鲜活基围虾吗?”“黄牛肉35元一斤,基围虾刚售罄,下午就能补上……”走进百神庙镇舒合村白马宕农贸市场,内部环境宽敞明亮、商铺摊位干净整洁,人来人往,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摊位上,新鲜蔬果、肉禽水产琳琅满目。摊位前,村民忙着挑选、砍价……“以往这市场规模小、摊位分散、设施陈旧,逢年过节商贩占道经营,交通拥堵。现在这里环境好多了,干净卫生、清洁明亮、管理有序。”前来购物的附近村民程霞高兴地说道。

  据悉,白马宕农贸市场坐落于百神庙镇舒合村境内,毗邻附近南港、孔集等乡镇、街道,是周边集镇群众赶集地,由于建设年份早,设施老化,缺乏管理等原因,原农贸市场一直“脏、乱、差”,群众反映强烈。民生无小事,针对此状,该镇及时制定白马宕农贸市场整改提升方案,实施暖民心工程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项目。新建了一座面积768平方米钢构大棚,设有44个固定摊位,同时预留部分流动摊位,市场内设有停车场、公共厕所、公示栏、导购栏以及休息区等便民区域;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管理,打扫卫生,保障垃圾处理;还专门配备公平秤、食品检测室及电子监控系统。

  “在改造前,大家戏称来这里有‘五怕’,‘怕停车、怕湿鞋子、怕捏鼻子、怕少分量、怕一菜多价’,如今改造完成后,市场旧貌换新颜,让前来购物的群众舒心、安心、省心、放心,真正让百姓的‘菜篮子’拎出幸福感和满意度。”该镇党委书记曾胜勇说道。(洪学波)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