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开云新闻
追光者|我在南海种珊瑚
刘骋跃穿上潜水衣,背上气瓶,带上珊瑚幼苗,钉子、电钻、铁锤等工具,和两位队员组成小队,一头扎进水中。
在海洋的浅水区,刘骋跃找到一片适合珊瑚生长的礁石区域,将钉子一锤一锤打进礁石中,再把珊瑚幼苗固定在礁石和钉子上。这样,一株珊瑚就“种”好了。
因为珊瑚是固着生物,要固定在礁石上。就和种树一样,“但在水下种珊瑚,要比在陆地上种树的难度大很多,”刘骋跃说。在海上,不光水面有浪,水下也有浪。研究员们要时时刻刻根据水流的方向,用脚蹼拨水,实现平衡。“在水下不着力,钉钉子也更加费力,好几锤才能将钉子钉在礁石上。正常潜水,一瓶气体能维持1小时左右,我们种珊瑚可能20、30分钟就用完了”。
经过漫长的等候,一株株珊瑚,长成簇,再连成片。珊瑚自然死亡后留下碳酸钙的骨骼,新的珊瑚不断在旧珊瑚上繁衍、生长,不断沉积,形成珊瑚礁、珊瑚岛。
珊瑚礁是海洋中的“热带雨林”,为各种海洋生物提供理想的栖息地,是世界上极为独特且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珊瑚礁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海域,但实际上它只适合生存在水温28摄氏度以下的海域。异常的温度会使珊瑚大量白化死亡。
随着全球变暖等因素,海水温度持续上升,珊瑚大面积白化,进而导致死亡。“这就是我们说的‘荒漠化’。在海底,放眼望去没有任何生物,只有一望无际的沙子,一切都是灰蒙蒙的,非常死气沉沉”,刘骋跃说,那种感觉很压抑。
我国的珊瑚礁主要分布在福建以南的区域,一直到广东、广西,离岸的地区包括中国台湾、海南以及西沙、中沙、南沙群岛。
20世纪末,刘骋跃所在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就开始在海南岛进行珊瑚监测。“从零几年开始,珊瑚含量有显著的下降。到2016年、2018年,含量开始出现回升。”刘骋跃说,“与上个世纪80年代相比,珊瑚的退化非常严重。”保护珊瑚成了非常迫切也非常重要的事情。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便开始了对珊瑚保护的研究。“在2010年之后,随着国家的重视和投入不断加大、科研人员的积极参与、群众环保意识的增强,珊瑚修复的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刘骋跃说,“所有造礁石珊瑚被正式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沿海城市的珊瑚资源管理也得到了加强,我国对珊瑚保护的投入力度远远超过了周边国家。”
刘骋跃第一次下水是在六年前。那时,珊瑚保护已有起色。“在我真正跳下去的那一刻,我看到了珊瑚,看到了珊瑚礁里穿梭的鱼类。非常兴奋,真的很开心”,刘骋跃说。
随着对珊瑚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刘骋跃慢慢就能观察出珊瑚是否健康。换句话来说,珊瑚活得是不是开心?
刘骋跃印象最深刻的是海南东锣岛和蜈支洲岛的珊瑚修复。在东锣岛的珊瑚修复开始前,岛周边浅海区的水非常浑浊,也非常急。水底几乎没有任何生物,在这样的环境中移植珊瑚,刘骋跃和研究员们的心里都没底,不知道移植的珊瑚能否存活,只能硬着头皮移栽幼苗。
半年后,他们再去考察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珊瑚都是存活的,生长状态非常好。一年后,不同移植的珊瑚已经连成片,形成珊瑚礁。又过了三年,这里多了很多鱼类、螺类还有海参,整个生态系统改善。“东锣岛的渔民都在说,附近的鱼类多了起来。我们听了也非常自豪”,刘骋跃说,“在水下看到这些茁壮的珊瑚,我压抑不住的兴奋,会不由自主地笑出来。”
珊瑚礁为什么重要?“珊瑚礁是大海里的城市,它建立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环境,就像一个森林城市。大量的海洋生物在里面寻找自己的栖息地。”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练健生说。据自然资源部南海局数据,在全世界的海洋中,珊瑚礁面积占比约0.25%,但它孕育了超过25%种类的海洋生物。大量渔业产业也依赖珊瑚礁。
另外,珊瑚礁是天然的海岸屏障,具有消散波浪能量,减少海岸侵蚀,有保护亚热带海岸线的潜力,对国土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已经在海南省沿岸以及西沙、南沙等海域种植了30万株以上的珊瑚,修复退化珊瑚礁的面积超过了30万平方米。为中国珊瑚礁的恢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大海是包容的。我们移植的珊瑚幼苗就像一粒沙子,大海像是贝壳。当我们把沙子带进海洋后,经过大海的沉积,沙子变成了珍珠,才能散发出光芒。”刘骋跃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湖南女登山者管静登顶乔戈里峰,下撤途中被落石击中头部不幸遇难,去年曾登顶珠峰并完成倒立
顾客日料店消费4302元引热议,“以为是自助餐点了很多”,门店:点菜时已告知单价
上海61岁老伯娶小16岁妻子,结婚当天被送进急诊!仅1年半卡里110万仅剩42元
“当这条微博发出时,我已不在人世……”21岁电竞选手凌晨发千字遗书,最新消息传来
荣耀Magic V Flip2详细参数曝光:骁龙8 Gen3+自研C1/E2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