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开云新闻
一鉴丨国家植物园体系·花都湖
花都区的七处园区荣登国家植物园体系城园融合迁地保护示范区、第一批专类植物展示园和生态科普宣教点的榜单。
作为广州北部的璀璨明珠,花都有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此次入选,彰显了花都区在绿色生态建设和园林园艺方面的卓越成就!
即日起,本中心推出系列报道,带领大家逐一探访这七大园区,讲好绿美花都的故事!
这里 湖畔绿树成荫 鸟儿在枝头欢快歌唱 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尽收眼底…… 这里是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 也是花都城区的“绿肺”
花都湖湿地是集湖泊、河流、果林、农田、湿地、丘陵、草坪等地形于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属南亚热带季雨林赤红壤,园内已有蕨类植物12科15种,裸子植物5科9种,被子植物88科257种;
已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14种,广东省重点保护鸟类12种,国家“三有”保护兽类1种;园内主要水系为新街河水系,湿地面积169.3hm²,约占总面积的70.3%,包含永久性河流湿地、洪泛湿地、湖泊湿地三种类型湿地。
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为240.6公顷 迁地保护示范区选址面积121公顷
公园沿新街河全长6.68公里 是依托新街河和废弃的人工采石坑 通过河道综合整治 和两岸园林景观配套 而建设的河湖一体的水利景观工程
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自2012年起开始建设,2013年国庆前免费向市民开放。2016年被国家水利部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2021年12月正式通过国家林草局验收,是广州第二个国家级湿地公园;2022年12月被省林业局评为省重要湿地;2024年2月纳入国家植物园体系城园融合迁地保护示范区。
花都湖公园的建设得到国家林草局、省、市、区政府高度关心和支持,秉持着“全面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公园注重梳理、利用、修复和保护原有的山水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同时适当融入岭南地区和花都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元素。利用1座山(青石岭)、2段河(新街河、田美河)、6片废弃采石坑、水泥厂、石灰窑旧址,变“废”为宝。
短短一年时间,曾经冒着滚滚灰尘的烟囱、堆积的碎石、厚厚粉尘、无人问津的蛮荒滩涂消失不见,变为草青水碧、白鹭飞天、蛙鸣鸟啾的国家湿地,成为废弃工业厂区和矿坑修复建立国家湿地公园的样板。
目前,花都湖公园已初步形成了景观生态、游径丰富、设施基本配套的生态公园格局。
主要景点有:花都湖广场、国花雕塑园、岭南园、花都阁、竹园、桃花湾、宫粉花海、湖中栈道和环湖绿道等。花都湖公园的建成,有效地改变了花都城区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据统计,开园以来每年游人接待量已超过800万人次。
公园内现有维管束植物281种,脊椎动物 223 种(鱼类46种,鸟类122种),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和“三有”(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动物鼬獾;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即小青脚鹬[yù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 12 种,分别是鸳鸯 、凤头鹰、松雀鹰、苍鹰、褐翅鸦鹃、小鸦鹃、普通鵟[kuáng ]等,广东省重点保护鸟类 13 种,分别是小䴙䴘[pì tī]、池鹭、苍鹭、白鹭、夜鹭等。
未来,广东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将结合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体系迁地保护示范区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湿地生态系统质量,擦亮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品牌,筑牢广州北部生态屏障,推进绿美花都生态建设,助力打造广州北部增长极。
下面,带你走进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少儿科普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认识花都人家门口的湿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北京奔驰销售公司总裁段建军:部分品牌采用操控水军、抹黑竞品等恶意竞争手段
机票价格大跳水!多个城市热门航线元卖上海迪士尼山寨VIP套餐!被判部分退款
AMD RX 9070 XT理论跑分首曝:居然逼近RX 7900 XTX!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