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官方网站-体育竞技领航者

占森林面积20的亚马逊雨林是6600万年前受小行星撞击形成的?—Kaiyun体育官方网址登录入口

NEWS开云新闻

占森林面积20的亚马逊雨林是6600万年前受小行星撞击形成的?

2025-01-15 23:44:1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导语:55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覆盖面积约占全球总热带雨林面积总面积的20%的亚马逊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绵延近10个南美国家,包括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等。气候湿润,每年都会为我们带来大量的氧气,并吸收二氧化碳。

  亚马逊森林是250多万种昆虫、2000多种植物、2000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家园。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流域亚马逊河的所在地。那么,这些美丽的热带森林是如何形成的呢?

  66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杀死了非鸟类恐龙和霸王龙,但也给南美的亚马逊森林带来了新的生命,慢慢地形成了今天的亚马逊森林。

  巴拿马的热带研究所的一位古生物学家研究学者说,小行星撞击前南美洲森林中主要的树木是针叶树,这些针叶树的显著特点是它们的树冠比较稀疏,这些针叶树支撑着下面较为矮小的蕨类植物的生存。

  历经了600多年的时间,亚马逊森林的生态系统才得以重新运转,才恢复到小行星撞击前的生物多样性水平,但是由于小行星带来了新的微生物与细胞,经过演化,恢复的物种与撞击前的物种完全不同。

  第一个出现的生物是豆科植物,它通过与细菌形成共生关系来固定空气中的氮。随着氮继续流入土壤,干旱的土地变得更加肥沃。在这一阶段,小行星留下的磷让其他开花植物与豆类一起茁壮成长,取代了针叶树。生长的植物开始与竞争阳光,形成致密的冠状体,形成我们今天看到的分层亚马逊森林。

  事实上,亚马逊森林正在“遭受”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我们人类是要占主要责任的。

  小行星撞击地球对亚马逊森林的影响造成的破坏。如前所述,亚马逊森林中超过45%的植物物种和生活在那里的大多数动物直接受到破坏。而人类活动对亚马逊森林造成的破坏要大得多。近几年,人类为了获取资源和更大的生存空间,对雨林进行了大面积砍伐。该研究估计,在未来30年,亚马逊盆地至少45%的动植物将直接受到全球人类活动的威胁。

  南卫理公会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卡斯罗说,在我们现在所处的形势类似66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带来的物种大灭绝事件,而这次新物种的灭绝的起因有可能就是无处不在的人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