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开云新闻
入选“自然城市”平台广西桂林再添世界级新名片
央广网桂林10月28日消息(记者梁瑜琳)北京时间10月27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六次会议(COP16)第八届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峰会宣布,广西桂林市入选“自然城市”平台。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届缔约方大会(COP16)第八届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峰会开幕式(央广网发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供图)
据悉,“自然城市”平台是由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大自然保护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国环境署等组织共同推进的合作伙伴倡议框架下建立的线上互动平台,是全球最大的城市和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与案例分享平台。入选该平台要求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突出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中国首批6个城市昆明、成都、湖州、南阳、嘉兴、深圳在2022年COP15期间入选“自然城市”平台,桂林市是广西首个入选“自然城市”平台的城市。
桂林市有何优势?为何入选“自然城市”平台?据介绍,广西是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而桂林是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桂林市现有自然保护地32处,自然保护地面积62.41万公顷,占桂林市国土面积的22.45%。桂林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研究区域之一,完好保存了世界上最具典型特征的原生性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森林植被。”桂林市副市长龙杏华介绍。
据统计,桂林市现有维管束植物3120种,陆栖脊椎野生动物638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11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95种。
近年来,一些野生动植物新物种在桂林频频被发现,如:桂林漓江沿岸发现植物新物种“阳朔风筝果”,全州天湖国家湿地公园发现了植物新物种“全州樱花”,猫儿山小鲵从发现时的200余条增长到现在的2100多条,还发现了两栖类新物种“桂北琴蛙”、植物新物种“猫儿山香茶菜”等等。
龙杏华表示,桂林市成功入选“自然城市”平台,这一国际荣誉不仅让桂林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行动成效在全球城市脱颖而出,更进一步提升桂林的全球吸引力和国际认知度,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带来更多的国际支持和发展机遇。
北京时间10月27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六次会议(COP16)第八届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峰会宣布,桂林市入选“自然城市”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