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开云新闻
全球野生动物数量50年间减少逾七成
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一份报告中说,全球野生动物的数量在过去50年中减少逾七成,栖息地丧失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
据英国广播公司近日报道,根据50年来对5000多种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的数量统计,世界自然基金会撰写了《地球生命力报告》。报告显示,从热带森林中的大象到大堡礁附近的玳瑁海龟,多种野生动物的数量正急剧减少。自1970年到2020年,野生动物的数量减少了73%。
报告说,栖息地退化和丧失是野生动物面临的最大威胁,其次是过度开发、物种入侵、疾病、气候变化和污染。
报告主要作者、世界自然基金会首席科学顾问迈克巴雷特说,人类的行为,特别是生产和消费食物的方式,导致动物的自然栖息地逐渐丧失。报告还警告说,自然资源的丧失和气候变化正迅速将世界推向不可逆转的临界点,例如可能导致亚马孙雨林的“崩溃”。若此种状况发生,亚马孙雨林将不再能够锁住使地球变暖的碳,也无法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
巴雷特说,不要觉得这只是大自然的损失,“请意识到这是对人类的根本性威胁,我们现在必须做点什么”。
报告也列举了一些保护野生动物成功的例子,比如生活在东非维龙加山区的山地大猩猩,在人类的保护下,其数量在2010年到2016年间,以年均3%的速度增长。但世界自然基金会也指出:“在栖息地普遍遭破坏的背景下,这些孤立的成功个案是不够的。”(文章源自新华社)
在节能环保方面,图书馆采用技术手段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的碳足迹,包括使用模块化组件和合理化的结构网格以减少制造废料。图书馆屋顶上配备的气候控制系统,包括照明、声学控制和雨水回收等技术,更是让陪审团眼前一亮。
激烈的足球、丰富的美食、精彩的歌舞、璀璨的烟花……在“村超”发源地、黔东南州榕江县,自9月28日第一届“一带一路”暨贵州-粤港澳大湾区“村超”足球友谊赛揭幕日的两场比赛正式打响以来,10月1日至6日还陆续上演了19场相关比赛。
岁月流转,山林无恙,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从一片林到另一片林,祖孙三代人接续守护着绿水青山,“只此青绿”已成为全家的信仰。
她们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默默守护着这“方寸之地”,为客货车平安出行提供优质的通信通道保障,是列车安全出行的“幕后英雄”。
一走进重庆市武隆区的天生三桥景区,大小不等的天坑里、崖壁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