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官方网站-体育竞技领航者

海南热带雨林里的“歌唱家”和“舞蹈家”—Kaiyun体育官方网址登录入口

NEWS开云新闻

海南热带雨林里的“歌唱家”和“舞蹈家”

2024-10-05 00:51:1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树冠上的海南长臂猿放声歌唱,胆小谨慎的海南坡鹿警惕地驻足观察周围的动静……这是海南热带雨林中的瞬间。

  海南热带雨林是中国分布最集中、类型最多样、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

  据统计,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拥有特有植物846种,其中中国特有植物427种,海南岛特有植物419种。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5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14种,主要为海南长臂猿、海南坡鹿、海南山鹧鸪、穿山甲等。

  当人们走进其中,会发现这里不仅是物种丰富的植物世界,更是一个令人赞叹的动物世界。

  ▲ 海南长臂猿与幼崽,幼崽直视镜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供图)

  头戴“黑帽”的海南长臂猿,是这片雨林的旗舰物种,目前在全国仅分布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在霸王岭的莽莽群山中,几乎每天清晨,空灵的猿声会打破雨林静谧。

  生性机警的长臂猿吃喝拉撒都在树冠上,“只闻猿声不见猿影”是很多寻猿人的共同经历。在热带雨林中,长臂猿常常用清亮的嗓音相互呼唤,欢唱着它们的“雨林之歌”。为了让长臂猿来去更方便,科研团队在雨林树冠之间架了绳索桥。起初长臂猿不敢靠近,现在它们时常在绳索上嬉戏。

  ▲ 海南长臂猿在枝头采摘木棉花。(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供图)

  面对常年相守呵护的护林员和调查队员,海南长臂猿开始“大胆”起来。半辈子都在寻猿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退休职工陈庆说,之前长臂猿稍微警觉到一点动静就会窜走,现在敢在间隔3米左右跟调查队员对视。调查队员的镜头还记录下了这样一幕:一只长臂猿手攀树枝,在树冠上当众便溺。

  雨林“歌唱家”的种群数量在缓慢持续增长。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开展试点的2019年,年度普查海南长臂猿,统计到4群30只,目前已增至6群37只。

  如果说长臂猿是海南热带雨林的“歌唱家”,那么海南坡鹿则是热带雨林里的“舞蹈家”。它们身体矫健,行动敏捷,行动时似山野中的一道闪电,轻盈而快速。

  海南坡鹿是中国17种鹿类动物中最珍贵的一种,与大熊猫、金丝猴、华南虎一同被纳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录。人工驯化的坡鹿“田田”是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称“大田保护区”)的明星,堪称坡鹿与人类来往互动的大使。

  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兽医师林贤梅介绍,孤鹿“田田”由羊奶养大,如今三岁,虽早已能在灌丛草原中自行觅食,但仍时不时会回到站里,寻找自己的“家人”。

  所以,每有客来访,“田田”都代表生性怕人的同类前来“见客”,毫不躲避人们围观、拍照乃至抚摸。当来客的手轻抚它的前额和脊背,“田田”甚至会抖动长耳或是摇起短尾,以示自己愉悦的心情。

  “当年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教授袁喜才驯养海南坡鹿,是为了其种群的延续。如今我们驯养失去妈妈或者迷路的小鹿,希望向人们更好地进行科普宣传。”林贤梅说,再多文字图片视频资料,不如人们亲眼所见,亲手抚摸,“在吸引各方关注、提高公众意识、促进各方合作方面,驯养的坡鹿功劳不小”。

  让濒危动物在野外自行繁衍是关键目标。据介绍,当前海南坡鹿种群逐渐稳定。但是,大部分海南坡鹿处于“半圈养”状态。在霸王岭的猴猕岭,野放的海南坡鹿已繁衍了二十年。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规划和建立猴猕岭海南坡鹿栖息区域野放基地,定期评估其食物资源及生存状况。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致力于保护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海南坡鹿生存所需的草地、荒地、滩涂等均属于保护对象,受到最严格保护与管控,这使海南坡鹿回归自然之路越拓越宽。

  据了解,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正在尖峰岭片区开展海南坡鹿迁地保护工程,待优化栖息地后,将迁入一批坡鹿,为后续的野放工作做准备。

  除了这些名声显赫的物种,海南热带雨林还有许多有趣的动物。比如小姬蛙、穿山甲等。这些动物都有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它们是人类弥足珍贵的伙伴。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