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开云新闻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世荣
热带森林主要分布在中南美洲、非洲中西部和东南亚以及南亚,我们国家真正意义上的热带雨林和热带森林主要在海南省和西双版纳地区,分布较少但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
围绕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这个目标,我国建立了24个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研究站,2个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以及世界上最大的60公顷大样地。而人类干扰引起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1990年以来,全球森林减少了1.775亿公顷,其中原始林减少8100万公顷。天然林和原始林很难通过人类干扰得到恢复,在高强度人类干扰下,物种多样性显著减少,干扰强度对物种多样性的作用远高于环境因子和森林植被类型差异,在生物多样性的保育中控制干扰强度和调控环境因子更加重要。
因此,我们团队提出了“稀有物种调控机制”。热带雨林中稀有物种比例为12%—50%,是决定物种多样性恢复速度和群落恢复质量的关键类群或指示类物种,稀有物种和常见物种形成了多样化生物环境共存组合格局,对热带雨林物种多样性共存和维持起关键作用,将目标物种和稀有物种进行组配,有助于物种多样性的恢复。然而,怎么恢复,恢复谁是个问题,因此也要研究“功能群”的概念,甄别出目的树、辅助树、清除树,恢复珍贵树种,通过植物功能群替代的热带雨林生态功能恢复途径,才能实现热带雨林的恢复。但是,最终要实现整个热带生态系统的恢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必要施加抚育、补植等仿拟自然的人工辅助措施,促进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关键种的更新和生长,加速提升退化热带雨林生态恢复的速度和质量。
《青海日报》(2023年08月20日 第6版: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特刊)